真实的历史上,芈月这个人究竟做过什么?
二、身世之谜与历史推测
剧中将芈月设定为楚威王最宠爱的小公主,这一情节具有一定历史依据。楚威王(公元前339-329年在位)的在位时间与芈八子的生平基本吻合,且芈姓确为楚国王族姓氏(楚王室为芈姓熊氏)。因此可以合理推测,她极可能出身楚国王族,虽未必是威王直系公主,但与楚王室存在亲缘关系的可能性很高。
然而必须指出的是,现存史料对芈八子的确切姓名、父母及出生时间均无记载,这些推测都建立在有限的间接证据之上。正如考古学家张光直所言:先秦女性史研究往往如同拼凑一面破碎的铜镜,我们只能通过残片想象其完整面貌。
三、从后宫嫔妃到摄政太后的逆袭之路
作为第五等的八子,芈八子在秦惠文王时期地位并不显赫。但值得注意的是,她深得惠文王宠爱,先后诞下三子。公元前311年惠文王驾崩后,年仅14岁的长子嬴稷被继位的秦武王(惠文后之子嬴荡)送往燕国为人质。此时年仅18岁的秦武王正值壮年,按常理芈八子一系几无翻身可能。
然而历史总是充满戏剧性。秦武王虽孔武有力却性格鲁莽,尤其痴迷角力运动,甚至将摔跤伙伴都封为高官。公元前307年,在攻占韩国宜阳后,武王为炫耀武力,在周王城与力士孟说比赛举鼎,不幸折断胫骨而亡,年仅22岁且无子嗣。这一意外事件成为芈八子命运转折的关键。
在弟弟魏冉的运筹下,流落燕国的嬴稷被迎回继位,是为秦昭襄王。由于新君年仅18岁,芈八子以太后身份开始摄政。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据《史记·秦本纪》记载,太后之称谓实自宣太后始,她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首位获得太后尊号的女性统治者。
四、政治手腕与历史功绩
宣太后的执政展现出非凡的政治智慧。她首创将军官职,任命弟弟魏冉为首任将军,这一军事制度影响延续两千余年。她与魏冉、芈戎组成的三贵集团完全掌控朝政,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早期外戚专权的先例。
在军事方面,宣太后时期取得诸多重要成就:
1. 魏冉举荐名将白起,为秦国攻占六十余城;
2. 运用美人计长期笼络义渠王,最终在公元前272年设计将其杀害,趁机灭亡这个与秦国对抗数百年的强敌,设立陇西等三郡并修筑长城;
3. 公元前288年协助秦昭襄王与齐湣王并称西帝东帝,虽因列国反对而作罢,但充分彰显秦国实力。
五、权力更迭与历史评价
随着昭襄王年岁渐长,对母族专权日益不满。公元前266年,在魏国谋士范雎强干弱枝的建议下,昭襄王果断收回宣太后权力,驱逐魏冉等权臣,开始亲政。宣太后从此退出政治舞台,约于公元前265年去世。
回望宣太后的一生,她从一个楚国贵族女子成长为秦国实际统治者,其政治手腕之老辣、行事风格之果决,在先秦女性中实属罕见。历史学者李开元评价道:宣太后打破了'妇人不得干政'的传统禁忌,其政治实践为后世女性参政提供了重要范式。尽管电视剧《芈月传》对历史细节有所艺术加工,但这位传奇女性在秦国崛起过程中的关键作用,确实在青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