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號戰艦
近代化改装后的“金刚”
于马利亚纳海战后二日后的下午,当时“榛名”(或“金刚”)正受到负责追击的美军第58任务部队舰载机的空袭,在右上方进行回避运动的是第三航空战队的航空母舰“千代田”
原本战斗巡洋舰的设计只需要轻度的防御,因此在第一次改装时对防御力只是作稍微强化。但在日德兰海战后,事实证明战斗巡洋舰的防御在面对高角度落下的大口径炮弹时十分脆弱。对比其他为主要部分作重点防御的日本战舰,虽然金刚型整块甲板都能提供防御,但整体上其装甲仍为相当薄弱(简单来说,由于吸取了需强化金刚型水平防御的教训,所以其后在其他的日本战舰中开始设置有效的水平防御)。
但经过第二次改装后的金刚型成为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日本战舰当中航速唯一能超越30节者,相当适合作为航空母舰机动部队的随伴舰,故4艘同型舰虽然在参战的战舰中舰龄最大,但却最为活跃。
“金刚”在太平洋战争开战时与同型舰“榛名”共同为南方攻略部队提供支援任务,其后虽然在进入新加坡曾有一段时间与英国海军新锐战舰“威尔斯亲王”号互相对峙,但双方并没有交战机会。后来在瓜达尔卡纳尔岛的攻防战,与“榛名”共同进行日本战舰首次对亨德森飞行场进行炮击。
于马里亚纳海战期间,作为机动部队的护卫出击。于雷伊泰湾海战中里萨马岛近海遭遇美国海军舰队的攻击,期间“金刚”最大贡献是将护卫航空母舰“甘比尔湾(英语:USS Gambier Bay (CVE-73))”号击沉
。但由于“金刚”在此次海战中亦有所损伤,因而回航日本。